学院动态

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STIM²讲堂第18期成功举办:聚焦超级陶璨装置与科技产业融合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04 浏览次数:10



 近日,第18STIM²讲堂成功举行。本期活动以“超级陶璨装置及其尖端技术应用”为主题,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超级陶璨装置首席科学家赵政国院士担任主讲嘉宾。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管理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与科大硅谷服务平台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得到了安徽省青年徽商商会、合肥市青年联合会、合肥市青年创新创业协会支持。


 活动伊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科技商学院执行院长、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叶强教授发表致辞。他首先对赵政国院士及线上线下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STIM²讲堂自202310月启动以来所取得的成果,成为科技前沿与产业趋势交流的重要平台。叶院长指出,科技商学院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独特的使命,即打破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壁垒,培养既懂科技又懂管理、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复合型领袖。

  叶院长强调,本期主题完美诠释了学院所关注的“尖端”与“应用”的结合点,超级陶粲装置作为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大国重器”,其建设过程将催生大量尖端技术,蕴含巨大的技术溢出和产业转化潜力,对于企业家把握科技前沿、布局未来产业具有重要启发价值。



 在主题报告中,赵政国院士系统阐释了建设超级陶粲装置(STCF)的重大科学意义与广阔应用前景。赵院士首先从宇宙的多层次结构切入,指出人类对可见物质的认识尚不足宇宙总质量的5%,而超级陶粲装置将在独特的能区深入探索物质的基本结构、强相互作用本质以及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不仅是基础科学的“大国重器”,更是尖端技术的孵化器。

  针对企业家听众,赵院士重点剖析了STCF的产业转化价值。他指出,STCF在建设过程中将极大推动超高真空、超导磁体、精密探测、高速电子学、海量数据处理等一大批尖端技术迈向极限。这些技术如同“附属宝藏”,未来极有可能在医疗影像、新材料研发、无损检测、公共安全、先进计算乃至航空航天等领域找到“用武之地”。报告中展示的诸多实例已印证了这一趋势,例如:STCF用光电倍增管的自主研发已打破国外垄断,并在医疗PET-CT、工业检测等领域应用;基于粒子探测原理孵化的企业,已成功开发出用于海洋油气勘探、核仪器仪表、涂层固化等领域的先进装备。

  赵院士的精彩汇报吸引了企业家积极参与互动提问,围绕着技术转化路径、知识产权归属、装置与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差异化定位、纳米材料的传统工业应用路径等问题,展开交流。


 活动尾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MBA中心副主任范秀老师介绍了科技商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她指出,当前科技成果转化面临“死亡谷”挑战,科技商学院旨在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市场、懂资本、懂管理”的“五懂”人才,打通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科技商学院EMBA项目以“实战导向”为特色,课程设置涵盖科技前沿、产业趋势、资本运作与管理实践三大模块,师资队伍包括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与政策专家,形成“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的共创生态。范秀强调,科大EMBA不仅是学历提升平台,更是资源对接、产业融合的共同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让科技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创新的核心力量。”


 本期STIM²讲堂不仅是一场科学盛宴,更是一次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思想激荡。赵正国院士的分享让听众看到基础科学研究如何孕育产业变革的种子;科技商学院的教育实践则展示了管理赋能科技转化的现实路径。

  本期作为科大硅谷与科技商学院联动的重要平台,STIM²讲堂持续推动“科学-技术-产业-资本”的闭环构建,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未来,科技商学院将继续聚焦前沿科技与商业实践的交汇点,助力我国科技产业生态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