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创新为擎,韧性生长|中国科大科技创新班秋季盛会“晒”成绩
发布时间:2025-10-29 浏览次数:12



近日,一场以“创新”“融合”“共创”为关键词的对话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举行。这场以“创新为擎,韧性生长”为主题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创新班(以下简称“科技创新班”)秋季盛会,是科技创新班自20243月开班以来,首次集中探讨“成绩单”,旨在展示科技创新班的教学成果,促进学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服务处处长白晓、安徽省工商联党组成员 、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徽商总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波,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执行院长叶强等领导出席活动。

 执行院长叶强在致辞中首先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部门及领导的支持,以及安徽省工商联李俊波副主席的出席表示感谢。作为国内首个“科技创新班”,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承担着时代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科技创新班一期、二期、三期汇聚了120多位来自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投资机构的同学,为班级生态注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融合创新的源动力。他指出,科技商学院致力于培养“五懂”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赋能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期望同学们能在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课堂、企业参访等多元教学中,实现自身和企业的“价值塑造”,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白晓处长强调,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从“领军人才”到“头雁人才”,从原先的企业家培养升级了企业培育和产业链融通,既是优秀经验的传承,也是体系和理念的创新。作为“头雁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创新班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近两年的时间里摸索出了很好的成绩。“科学企业家”和“企业科学家”是当代企业家需要思考的特征,科技商学院“五懂”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很高,科技创新班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是一种面向企业家的新的培养模式。期待各位学员抓住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机遇期,在学习的融合过程中,共同实践创造,敢于突破传统边界,以创新驱动突破瓶颈,在变局中抢占先机,领航前行。

在班级汇报环节,科技创新班项目负责人及班主任汇报了班级的生态共创情况。有走出实验室进入中试阶段的吸波材料,有微球、千帆智能固定翼无人机、普力新材料碳中和的聚氨酯解决方案、哈工智灵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等加速商业化的企业,有入选长三角创新样本案例的环瑞电热、创新成果突出的北科天绘,还有国际企业并购案例Atlas Copco Group-诺益科技等。此外,班级内多个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创新的合作项目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包括“基于工业数字孪生的制冷(热)系统节能调控技术研究与系统研发”“现代农业和风电光伏等行业智能无人巡检,智慧农业和新能源集控系统项目设计承建”以及自主研发的国产材料替代合作等。

为更精准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前沿探索,科技创新班正式发布了班级产业小组。结合班级生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方向,设立了“融合创新、能源与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命健康、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全球化、科创生态” 九个细分小组,并将持续延展和深耕。这些小组将成为学员乃至学院开展深度研讨、资源对接和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企业、科研、投资领域的学员代表围绕如何跨越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信任和估值鸿沟、如何构建“人才&科技&产业”开放式的创新生态、如何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展机遇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激发出无数智慧的火花。




二期班结业学员代表芜湖致通汽车电子总经理孙拓夫、三期班新生代表合肥普力先进材料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毛红兵分别做学员代表发言,分享了各自的学习体会和未来学习的憧憬。环瑞电热董事长计成志、诺益科技总经理王风美,分别围绕“科学家与企业家相互成就”,“世界500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并购后的价值倍增”,分享了各自企业将科技创新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的成功经验与心得。此外,学员企业巡鹰新能源在现场发布了具体的技术需求,开启了“以需求牵引创新”的现场对接模式,展现了科技商学院生态内供需联动的活力。




本次秋季盛会不仅是一次阶段性的成果检阅,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新起点。它生动展示了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在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紧密结合的生态体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未来,科技商学院将继续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持续优化培养体系,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科大力量”。